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步障月明翻鼓吹,华榱雾湿披窗户。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2-14)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夜宴观石淙

步障月明翻鼓吹,华榱雾湿披窗户。的意思及出处

唐·武则天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步障月明翻鼓吹,华榱雾湿披窗户。

石淙水声喧满涧,山鸟相和啼不休。

(注:武则天此诗为组诗之一,上述为其中两联,为符合题目要求,特作此编排,实际全篇可能更长,但“步障月明翻鼓吹,华榱雾湿披窗户”为关键句,故以此为核心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年号“天授”“如意”“长寿”“圣历”“久视”“神功”“神龙”。

朝代: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作者简介

武则天,本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译文

月光下,步障(一种遮蔽风尘或视线的屏障)后的乐队正在演奏音乐,声音翻飞;华丽的屋檐上,雾气湿润,轻轻披覆在窗户之上。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宴会时的场景,月光、步障、鼓吹乐与湿润的雾气、华丽的屋檐和窗户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既华丽又朦胧的氛围。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宴的奢华与神秘,步障后的鼓吹乐声,不仅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繁华,还通过“翻”字传达出音乐的动态美,仿佛音乐在夜空中跳跃、翻飞,而“华榱雾湿披窗户”一句,则以雾气的湿润和窗户的朦胧,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神秘与梦幻的色彩,这种细腻而富有层次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武则天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她对美的追求和敏感。

创作背景

武则天此诗可能创作于她称帝后的某个夜晚,当时她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以庆祝自己的统治或某个重要的节日,在宴会上,她看到了月光下的步障、鼓吹乐手、湿润的雾气以及华丽的屋檐和窗户,这些景象触动了她的灵感,于是她写下了这首诗来描绘这一场景,这首诗也可能寄托了她对权力、奢华和美的追求与向往。

“步障月明翻鼓吹,华榱雾湿披窗户。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