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动摇意态虽多竹,点缀风流却少梅。的解释

7个月前 (02-14)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山园小景

动摇意态虽多竹,点缀风流却少梅。的解释

宋·陆游

动摇意态虽多竹,点缀风流却少梅。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清香冷艳谁能识,月落风高独自知。

莫道此中无胜事,心期相与到天涯。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虽然园中竹子摇曳多姿,增添了不少意趣,但缺少梅花的点缀,总觉得风流韵味不足,雪后园林中仅有几棵梅花树半开着,水边的篱笆旁突然横出一枝梅花,梅花那清冷的香气和娇艳的姿态,又有谁能真正懂得欣赏呢?只有在月落风高的夜晚,它才独自绽放着美丽,不要说这里没有美好的景致,只要心中有期待,就能一同走到天涯海角。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园中的竹与梅,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中“动摇意态虽多竹”描绘了竹子的动态美,但“点缀风流却少梅”则指出缺少梅花的点缀,使得整体景致略显单调,后两句则通过具体描绘雪后梅花的景象,以及梅花清冷孤傲的特质,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

赏析

陆游此诗以竹梅为题材,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韵味,诗中“动摇意态虽多竹”与“点缀风流却少梅”两句,既展现了竹子的摇曳多姿,又暗示了梅花的不可或缺,后两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梅花的清冷与娇艳,以及它在月落风高之夜独自绽放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诗人也借梅花之口,抒发了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景致和心灵契合的向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灵感,抒发情感,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隐居山园期间,此时的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隐居生活中,陆游常常以诗酒为伴,以自然为友,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动摇意态虽多竹,点缀风流却少梅。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题溧阳金庭园》,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题溧阳金庭园》唐·李白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春风舞雩意,落日采薇居。作者及朝代: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