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2-14)诗词赏析11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原词中并没有直接连续出现“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这样的完整句子,但“几许吴霜染鬓”与“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等句意境相近,且“愁”字也是辛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进行解析,并尝试将关键词融入解析之中,以展现其意境。

诗词原文

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出自哪首诗?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译文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清冷,辽阔的秋水随天流去,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那群山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从天空划过,我这个流落江南的游子,把吴钩宝剑看了又看,拍遍栏杆,却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羞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就像桓温当年手植树木,对树说:“树都已经这么老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像我这样,壮志难酬,只能暗自悲伤,可又有谁能理解我呢?让我去找谁诉说肺腑之言呢?那抗金复国的理想,难道就这样化为泡影了吗?不,不能!哭吧!让那些贵妇人,为我去抛洒同情之泪吧!

释义与赏析

在这首词中,“几许吴霜染鬓”虽非直接出现,但“吴霜”常用来比喻白发,表达了词人因年华老去、壮志未酬而生的愁绪,而“验愁多少”则可通过全词感受到词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词的上片写景抒情,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自身形象,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下片则借古讽今,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自身境遇,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悲愤之情。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等句,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壮志难酬、孤独无助的内心世界,而“树犹如此”则借用了桓温北伐时见树而叹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国家危亡的深切忧虑,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是辛弃疾豪放词风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当时,辛弃疾南归已近十年,却未得到朝廷的重用,反而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他深感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于是登上建康赏心亭,远眺江南秋色,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词作。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更是一首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篇。

“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