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落花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
咫尺天涯俱是客,樽前惟独尽华年。
(注:“落花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韦应物的某一完整诗篇,而是根据韦应物及其他唐代诗人的风格与意境融合创作的,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嵌入到一首虚构的、以韦应物为作者的诗中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诗歌有深远影响。
译文
在寒食节这天,家家户户因禁火而显得格外冷清,我独自坐在江边,听着流莺的啼鸣,手捧酒杯,观赏着落花,心中不禁思念起远在京师的兄弟们,杜陵的寒食时节,草木应该已经是一片青翠了吧,落花飘落在门巷之间,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细雨之中;而新火燃起,楼台上处处升腾起袅袅炊烟,虽然我们近在咫尺,却都如同远在天涯的客人,只有在这酒樽前,我独自消磨着这美好的年华。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落花门巷家家雨”描绘了春日里细雨绵绵、落花满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新火楼台处处烟”则展示了人们开始新生活、点燃新火的场景,与前面的冷清形成对比,增添了生活的气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赏析
这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节日期间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落花”、“门巷”、“家家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之情;而“新火楼台处处烟”则又带来了一丝生机和希望,诗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韦应物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韦应物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地区任职,在远离家乡和亲人的日子里,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寒食节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禁火、扫墓、踏青等,因此很容易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景象来抒发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