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揭天箫鼓要诗成,任惊觉、鱼龙睡。的释义

6个月前 (02-17)诗词赏析15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揭天箫鼓要诗成,任惊觉、鱼龙睡。的释义

诗词原文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宋·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揭天箫鼓要诗成,任惊觉、鱼龙睡。”为后人从全词意境中提炼或化用,并非原句直接出现,但体现了词中豪迈与激情并蓄的风格)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译文

(由于“揭天箫鼓要诗成,任惊觉、鱼龙睡”并非原句,以下译文为全词大意)

我年纪已老,哪里还值得说这些呢?但如今,我和陈亮的志趣仍然相投,像陈登、陈遵这样的豪杰之士的交情依然深厚,我病中你来高歌痛饮,惊散了楼头堆积的飞雪,可笑富贵千钧重,却不过如同头发丝般轻微,硬语盘空谁来听?那时只有西窗明月,重进酒宴,换鸣瑟,奏新曲。

世事虽无两样,但人心却各不相同,请问你,神州大地,究竟还要经历几番离合?汗血良马拖着笨重的盐车无人顾惜,千里马的空名徒然收得骏骨,正目断关河,道路隔绝,我最怜爱你半夜起舞,听你说“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把破碎的天地修补。

释义

此词通过追忆与陈亮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壮志难酬的愤慨,词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词,情感激昂,气势磅礴,词中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壮志难酬的愤慨,词中“硬语盘空”的豪迈气概,“男儿到死心如铁”的坚定信念,都展现了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的独特风格,词中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与陈亮(字同父)交往中的一首和词,陈亮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与辛弃疾志同道合,交往甚密,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辛弃疾和陈亮都对此深感忧虑,在一次会面中,两人畅谈国事,抒发豪情,辛弃疾便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壮志难酬的愤慨。

需要注意的是,“揭天箫鼓要诗成,任惊觉、鱼龙睡”并非原句直接出现在辛弃疾的这首词中,而是后人根据词中意境提炼或化用而来,但这句话确实体现了辛弃疾词中那种豪迈与激情并蓄的风格。

“揭天箫鼓要诗成,任惊觉、鱼龙睡。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