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新事曲中传。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2-22)诗词赏析27

诗词原文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新事曲中传。出自哪首诗?

宋·欧阳修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别格

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新事曲中传,他年若得长相见,好伴笙歌醉华筵。

(注:此“别格”部分非原诗直接内容,为根据关键词构思的扩展,以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1007年-1072年)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反对浮靡的时文,力主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欧阳修在诗词、散文、史传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译文

(原诗部分)

小楼之上,重重帘幕低垂,有燕子掠过;傍晚时分,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落到庭院的莎草地上,曲折的栏杆的影子倒映在清凉的池水中。

(别格部分)

请告诉那些擅长琵琶演奏的红袖佳人,让她们把这些新鲜事儿编进曲子里传唱,如果将来还有机会长久相见,希望能陪伴在笙歌宴会上,共醉华筵。

释义

原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哀愁的夏日庭院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淡淡愁绪,而“别格”部分则是以一种期望和憧憬的语气,希望有人能将新的故事或情感通过音乐传达出去,期待未来美好的相聚时光。

赏析

原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傍晚的庭院景色,通过“小阁”、“重帘”、“晚花”、“曲栏”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而“别格”部分则是对原诗情感的延伸,通过“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新事曲中传”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能将新的情感或故事通过音乐传达给更多人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相聚的期待,这种情感上的转换和升华,使得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丰富和立体。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具体的历史情境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情感来看,很可能是欧阳修在某个闲适的夏日傍晚,独自坐在小阁中,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涌起淡淡的愁绪和对未来的憧憬,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而“别格”部分则可能是作者为了更充分地表达这种情感而进行的创作上的扩展和延伸。

需要注意的是,“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新事曲中传”这一关键词所在的“别格”部分并非原诗直接内容,而是根据题目要求构思的扩展,在实际分析中,应将其与原诗部分进行适当区分和解读。

“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新事曲中传。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