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隔天涯何处雕鞍,望关河杳无鱼雁。的释义

5个月前 (02-24)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隔天涯何处雕鞍,望关河杳无鱼雁。的释义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隔天涯何处雕鞍,望关河杳无鱼雁。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傍晚的日头,寒鸦点点,使人增添了愁绪,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的情态,倘若眼底没有离愁别恨,就不会相信人间会白头到老。

愁肠已经寸断,相思难以收回,相思之情又涌上心头,登上小红楼以便远望,明知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望不见远方亲人的雕鞍,关河阻隔,鱼雁难通。

释义

这首词上片描写了一个思妇,在春日里思念远方行人的情景,下片则写思妇登楼远望,希望寄书远方亲人,却因战乱阻隔,音信难通,全词以代言体形式,表现了真挚、细腻的情感,词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象优美,格调清新。

赏析

这首词上片起首两句为景语,既点明初春时节、傍晚时分这一时间背景,又描绘出词人眼中的景物,写景中寓含着愁绪。“晚日寒鸦”与“柳塘新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景物形象,前者是哀景,后者是乐景,词人将哀景放在前面,乐景放在后面,形成鲜明的对照,更衬托出词人内心的愁苦,接下来两句,词人由写景转入抒情,直抒胸臆,感情真挚,悲凉凄楚,极其感人。

下片则着重刻画思妇的心理活动,前三句写她由登楼望远到“肠已断,泪难收”的情状。“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写她由望远的悲凄,回到住所后的愁闷,她相思怀念,无可解脱,便又登上小红楼,希望远望能解相思愁,情知已被山遮断”,明明是远望不到了,她却还要望,可见痴情之深,结尾两句写她望而不见后的失望与悲凄,明知亲人所在的地方已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阻隔,无法相望,她却还是要望一望,正是因为“望”了,才更深地感到了绝望,因而她更觉悲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落职闲居上饶之时,辛弃疾二十三岁自江东率领五十余人起义抗金,投归耿京起义军,不久又奉命南下归宋,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对金屈辱求和,不愿北伐,也不重用辛弃疾等主战派官员,辛弃疾被起用后不久,又因谏言而被免职,长期闲居于上饶、铅山一带,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通信的愁苦之情。

“隔天涯何处雕鞍,望关河杳无鱼雁。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