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似这般云酸雨涩,端的是蝶乱蜂烦。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2-24)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牡丹亭·皂罗袍

似这般云酸雨涩,端的是蝶乱蜂烦。出自哪首诗?

朝代:明代

作者:汤显祖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注:您提供的“似这般云酸雨涩,端的是蝶乱蜂烦”并非直接出自《皂罗袍》原文,但意境相近,或为后人化用或误传,为贴合您的要求,以下分析将基于《皂罗袍》全篇,并尝试关联您给出的词句意境。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年—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他出身书香门第,不仅古文诗词造诣深厚,且精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学,汤显祖的戏剧作品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代表作《牡丹亭》更是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译文

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都付给了那断壁残垣。

如此美好的春天,美好的时光,却无人欣赏,白白浪费了。

清晨的飞絮,傍晚的卷帘,画楼中云雾缭绕,翠色满轩。

细雨和风,烟波荡漾的画船——这美好的春光,却被深闺中的人白白辜负了!

释义

此曲描绘了杜丽娘春日游园时,面对满园春色却无人共赏的哀愁情绪,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美好难留的深深感慨。

赏析

《皂罗袍》是《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一段唱词,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语言艺术,展现了汤显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曲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姹紫嫣红”、“朝飞暮卷”、“雨丝风片”,与人物内心的孤独、哀愁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悲剧色彩。“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等句,更是将个人情感升华到对普遍人生境遇的哲思,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牡丹亭》创作于晚明时期,这一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个性解放思潮兴起,但封建礼教依然严酷,汤显祖通过《牡丹亭》讲述了杜丽娘因梦生情,死而复生的故事,深刻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表达了对自由爱情和个性解放的向往,而《皂罗袍》一曲,正是杜丽娘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同情和对封建束缚的抗争。

关于您提到的“似这般云酸雨涩,端的是蝶乱蜂烦”,虽非原文,但可理解为对《皂罗袍》意境的一种延伸或变体,用以形容春日景象虽美,却带着一丝酸楚与纷扰,正如杜丽娘内心的复杂情感。

“似这般云酸雨涩,端的是蝶乱蜂烦。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