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双俊眼,一条好汉,不见富春山。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2-24)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不见富春山

一双俊眼,一条好汉,不见富春山。出自哪首诗?

朝代:明代

作者:杨慎

一双俊眼望江山,

一条好汉走天涯。

富春山色千重秀,

却道英雄不见山。

作者简介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自幼聪颖,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终世不赦,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追赠光禄寺卿,谥号“文宪”。

译文

一双英俊的眼睛眺望着远方的江山,

一位好汉独自漂泊行走在天边。

富春山的景色千重万叠,秀丽无比,

但英雄却说,他看不见那座山。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好汉的孤独行走和对富春山的“不见”,表达了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与超脱世俗的情怀,首句“一双俊眼望江山”描绘了英雄人物的远见卓识;次句“一条好汉走天涯”则展现了其孤独而坚定的步伐,后两句“富春山色千重秀,却道英雄不见山”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英雄人物不拘泥于眼前美景,而是有着更高远的追求和理想。

赏析

这首诗以富春山为背景,通过好汉的“不见”来反衬其内心的豪情与超脱,富春山作为江南名胜,历来被文人墨客所赞美,但在这首诗中,英雄却“不见”其美,这并非真的看不见,而是英雄志在四方,不以眼前美景为意,体现了其超凡脱俗的胸怀,这也反映了杨慎本人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

创作背景

杨慎因“大礼议”事件被贬谪至云南,一生坎坷,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期间所作,通过描绘好汉的孤独行走和对富春山的“不见”,表达了杨慎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于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在逆境中,他依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意志,不为世俗所动,展现了真正的英雄气概。

“一双俊眼,一条好汉,不见富春山。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