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到形骸病日侵,追思往事倍伤心。的释义
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宋·陆游
老到形骸病日侵,追思往事倍伤心。
一生忧患频看镜,半世飘零懒抚琴。
壮志未酬身先老,故人零落泪沾襟。
西风飒飒秋声急,独倚危楼听暮砧。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年老体弱,疾病日渐侵袭着我的身体,回想起过去的种种,心中倍感伤心,一生都在忧虑和患难中度过,频繁地对着镜子感叹岁月的流逝;半生漂泊不定,连抚琴的兴致也懒得提起,壮志未酬,人已先老,旧日的朋友一个个离去,让我泪流满面,西风飒飒,秋声急促,我独自倚在高楼之上,听着傍晚时分传来的捣衣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病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哀,首联直接点出主题,即年老多病和追思往事带来的伤感;颔联和颈联进一步展开,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体验,深化了这种悲哀和无奈;尾联则以景结情,用西风、秋声和暮砧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晚年病中的孤独与悲哀,诗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深沉情怀,诗中的意象选择也颇具匠心,如“形骸病日侵”、“西风飒飒”等,都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和打击,晚年更是疾病缠身,生活困顿,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叹壮志未酬,身已先老,同时表达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无望,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抒发,使这首诗成为陆游晚年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