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平阳不惜黄金埒,细雨花骢踏作泥。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2-26)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出塞词

平阳不惜黄金埒,细雨花骢踏作泥。下一句是什么?

唐·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觅孤坟。

擒生绝塞角声怨,胡骑闻之尽却奔。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平阳不惜黄金埒,细雨花骢踏作泥。

(注:张籍的《出塞词》为组诗,上述为节选,其中最后一句“平阳不惜黄金埒,细雨花骢踏作泥”并非全诗连续的一部分,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单独列出并构建上下文情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仕途坎坷,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长期任职地方官,张籍的诗歌以乐府诗著称,多写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与白居易、元稹等诗人交往密切,共同推动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译文

平阳公主不惜用黄金铺就的马道(埒),在细雨蒙蒙中,她骑着花骢马,将其踏成了泥泞。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平阳公主骑马出行的场景,她为了骑马而不在乎用黄金铺就的马道被践踏成泥,体现了她豪迈不羁的性格和对骑马的热爱,也隐含了对奢华与浪费的反思。

赏析

这句诗以平阳公主骑马踏泥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唐代贵族女性的豪放与不羁,诗人通过“不惜黄金埒”的夸张手法,突出了平阳公主的任性与奢华,而“细雨花骢踏作泥”则细腻地描绘了她在雨中骑马的情景,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这句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骑马活动的宽容与赞赏,以及诗人对贵族生活方式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这句诗可能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女性地位有所提高,骑马成为贵族女性的一种时尚活动,平阳公主作为唐代皇室成员,其骑马出行的场景自然成为诗人笔下的重要题材,诗人通过这句诗,既展现了平阳公主的豪放性格,也表达了对唐代社会风气的独特感受,这句诗也可能隐含了诗人对奢华与浪费的批判态度,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平阳不惜黄金埒,细雨花骢踏作泥。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