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筵开灞岸临清浅,路去蓝关入翠微。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2-27)诗词赏析10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筵开灞岸临清浅,路去蓝关入翠微。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灞陵前。

作者及朝代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理论,为后世所推崇。

作者简介

韩愈一生宦海浮沉,辗转多地任职,因上《谏佛骨表》被贬为潮州刺史,他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反对骈文浮华,倡导恢复秦汉的质朴文风,韩愈在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去。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云彩横出于南山之间,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关外,马也停住不前。

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灞陵前停驻你的马,在今夜我的尸骨将要孤伶伶地化作尘土。

释义

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诗中,作者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自己忠而获罪的愤慨、前途未卜的感伤以及舍生取义的决心和昂扬的斗志,颈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以景显情,既悲且壮,表现了诗人对家人、对国事的忧虑与无奈,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侄孙湘的深情嘱托,以及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韩愈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指骨一节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院,要官民敬奉三天,韩愈当时任刑部侍郎,上书劝谏,认为这样做是劳民伤财,收买人心,宪宗大怒,要将韩愈处以极刑,幸得宰相裴度等说情,韩愈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是韩愈在赴潮州途中经过蓝关时写给侄孙韩湘的抒情诗。

“筵开灞岸临清浅,路去蓝关入翠微”并非原诗中的句子,可能是对诗中意境的提炼或误传,原诗中与“蓝关”相关的句子是“雪拥蓝关马不前”,表达了诗人在蓝关前因大雪阻路而不得前行的情景。

“筵开灞岸临清浅,路去蓝关入翠微。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