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踘儿。全诗是什么?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子由踏青》,以下是按照要求生成的诗词原文及相关解析:
诗词原文:
和子由踏青
宋·苏轼
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人闲马慢游何处,天地苍茫春欲尽。
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踘儿。
归来幸得平安报,共醉梅花插满头。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美食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纵不羁,善用夸张隐喻,独具风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译文:
东风吹拂着田野小路,惊起了路上的微尘,游人们在这新春佳节里初尝欢乐,人们悠闲地骑着马儿,不知该往何处去游玩,只见天地间苍茫一片,春天即将过去,天空中秋千的影子掠过,那是正在荡秋千的女子;地面上传来喧闹的声音,那是正在踢蹴鞠的孩子们,游玩归来后,幸好得到了平安的消息,于是大家共同饮酒,将梅花插满了头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人们踏青游玩的场景,诗中通过描绘东风、陌上、游人、马儿、天地、秋千女、蹴踘儿等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也表达了对平安归来的庆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日里人们踏青游玩的欢乐场景,诗中“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踘儿”两句尤为生动,通过秋千女的影子和蹴鞠儿的声音,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天空中的秋千女与地面上的蹴鞠儿进行对比,突出了春天的多彩与热闹,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与其弟苏辙(字子由)共同踏青后所作的和诗,当时苏轼与苏辙一同出游,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归来后,苏轼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踏青游玩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体现了苏轼与苏辙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和共同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