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千年垄树何人哭,寂寞苍苔内史碑。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0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过秦楼·故址重游

千年垄树何人哭,寂寞苍苔内史碑。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千年垄树何人哭,寂寞苍苔内史碑。

金谷空留后庭燕,玉楼已作他人筵。

斜阳院落无人问,细雨梨花湿锦笺。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他是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译文

翠绿的池塘边残留着花瓣,一行行地写进了相思的篇章,千年的垄树旁,又有谁在为谁哭泣?只有寂寞的青苔覆盖着内史的墓碑,金谷园中早已空无一人,只有后庭的燕子还在徘徊,昔日的玉楼如今已成了他人的宴席,斜阳映照下的院落无人问津,细雨打湿了梨花,也浸透了那写满心事的锦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凄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不再、人事已非的感慨与哀愁。“千年垄树何人哭,寂寞苍苔内史碑”两句尤为深刻,通过千年老树与寂寞墓碑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赏析

纳兰性德的这首《过秦楼·故址重游》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幅凄美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怀念,特别是“千年垄树何人哭,寂寞苍苔内史碑”两句,不仅描绘了景物的荒凉,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哀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纳兰性德游历某地古迹时,面对眼前的荒凉景象,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衰败,心中充满了感慨与哀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与哀思,纳兰性德一生情感丰富,善于将个人情感融入诗词之中,这首《过秦楼·故址重游》便是其情感的真实写照。

“千年垄树何人哭,寂寞苍苔内史碑。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