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烽戍悠悠限巴越,伫听歌咏两甘棠。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3-01)诗词赏析10

这首包含关键词“烽戍悠悠限巴越,伫听歌咏两甘棠”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寄韩谏议注》,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烽戍悠悠限巴越,伫听歌咏两甘棠。的意思及出处

原文

《寄韩谏议注》

唐·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烽戍悠悠限巴越,伫听歌咏两甘棠。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现在我心情不佳,想要前往岳阳,但身体想要奋飞却因病卧床,那位美人(指韩谏议)在秋水边亭亭玉立,她在洞庭湖洗足,远望八方荒远之地,鸿雁几时才能飞到呢?江湖上秋水茫茫,有才华的人往往命运多舛,而山精水怪却喜欢有人经过,你应该与冤魂共语,把诗章投赠给汨罗江(暗指屈原),烽火边塞,悠悠地隔断了巴国和越国,我期待着听到你歌颂两棵甘棠树的歌声。

释义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友人韩谏议的,表达了自己因病不能前往岳阳的遗憾,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诗中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和鸿雁传书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也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以及对友人能够保持高洁品格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因病不能远行的无奈和思念友人的心情,诗中“美人娟娟隔秋水”一句,以美人喻友人,形象生动,情感真挚,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鸿雁传书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在表达命运不公时,诗人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两句,语言犀利,寓意深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最后两句“烽戍悠悠限巴越,伫听歌咏两甘棠”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身处困境,身体多病,无法远行,而韩谏议则是他的好友,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现实和诗人的个人遭遇。

“烽戍悠悠限巴越,伫听歌咏两甘棠。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