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闲来长得留侯癖,罗列楂梨校六韬。的释义

5个月前 (03-01)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闲居杂兴

闲来长得留侯癖,罗列楂梨校六韬。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闲来长得留侯癖,罗列楂梨校六韬。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寓含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与讽刺;其书法以隶、楷、行三体相融而独创一格,被誉为“板桥体”;绘画则擅长竹石,笔墨纵横,淋漓酣畅,尽显其不羁之才情。

译文

闲暇之时,我养成了如西汉留侯张良般的癖好,喜欢把山楂、梨子这类水果摆放在一起,一边品尝,一边校阅古代的兵书《六韬》,我不愿在人间为了名利宠辱而争斗,只愿将心中的思绪寄托给那自由飞翔的沙鸥。

释义

“闲来长得留侯癖”中的“留侯”指的是西汉初年的张良,他功成身退,被封为留侯,此处借指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罗列楂梨校六韬”则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品尝水果)与研读兵书《六韬》的对比,展现诗人闲适而又不失志向的生活状态。“不向人间争宠辱”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名利的心态,“只将心事付沙鸥”则进一步强化了其向往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赏析

此诗以“闲居”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日常生活的片段,展现了其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操,首句以“留侯癖”为引子,既点明了诗人的志趣所在,又巧妙地借古喻今,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次句“罗列楂梨校六韬”则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将诗人的闲适与志向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后两句直接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只愿与自然为伴的高洁之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郑板桥生活在清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矛盾尖锐、文人仕途艰难的时代,作为一位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的文人,郑板桥在晚年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闲居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片段,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

“闲来长得留侯癖,罗列楂梨校六韬。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