髣髴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游赤城山
唐·杜光庭
髣髴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
仙都梦断思悠悠,玉箫吹散水云流。
万古丹梯无客到,一庭芳树自春秋。
何时得遂归山计,月满松风径路幽。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光庭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光庭(850年-933年),字圣宾(一作宾圣),号东瀛子,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道士,道教学者、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唐僖宗时,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中和元年(881年),随僖宗入蜀,定居成都,曾上表请修宫观,后主王衍以为光禄大夫、左谏议大夫,封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前蜀后主王衍即位后,亲受道箓于杜光庭,赐号“传真天师”,晚年辞官隐居青城山,著书立说,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去世,享年八十四岁,其著作颇丰,主要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太上黄箓斋仪》等。
译文
仿佛有三株仙树矗立在人世间,赤城山的风光洒满大地,显得格外悠闲,仙家的梦境已然断绝,思绪悠长,玉箫吹散,水云流淌,万古以来,通往仙山的丹梯无人踏足,庭院中的芳树独自经历着春去秋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山林的心愿,在那月光洒满的松风小径上,享受幽静的生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赤城山的幽静与神秘,通过“髣髴三株植世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脱,诗中“风光满地赤城闲”一句,展现了赤城山的自然风光和宁静氛围,后文则通过“仙都梦断”、“玉箫吹散”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仙家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表达了对归隐山林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赤城山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脱,诗中“髣髴三株植世间”一句,以仙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赤城山的神秘与高大。“风光满地赤城闲”一句,则通过描绘赤城山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其宁静与悠闲的氛围,后文则通过“仙都梦断”、“玉箫吹散”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仙家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杜光庭作为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著名道士和文学家,对道教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游历四方,遍访名山,对道教圣地赤城山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赤城山时,被其幽静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道教氛围所触动,从而创作出来的,诗中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