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3-01)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姑苏台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的意思及出处

唐·张祜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

帆樯万里吴江外,云树重重越峤秋。

鸱甍晓露滴梧桐,鸳瓦春霜蚀蕙丛。

回首荒台如梦影,月明还过女墙东。

作者及朝代

张祜,唐代诗人,约公元792年-约852年,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早年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后至长安,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宫词尤为著名。

作者简介

张祜是唐代中晚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题材广泛,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映,也有对历史遗迹的深情凭吊,他的宫词作品尤为出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哀愁,深受后人喜爱,张祜一生未得显达,但其诗歌才华却得到了同时代及后世文人的高度评价。

译文

高高的楼阁上朱红色的栏杆让人百游不厌,蒹葭丛生、白水环绕着长长的沙洲,万里的帆樯在吴江之外若隐若现,重重叠叠的云雾和树木笼罩着越地的山岭,迎来了又一个秋天,早晨,宫殿的屋脊上露珠滴落在梧桐叶上,春天的霜雪侵蚀着鸳鸯瓦下的蕙草丛,回首望去,那荒芜的姑苏台如同梦幻般的影子,月光下,我还从女墙的东边经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姑苏台的壮丽景色和沧桑变迁,首联“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写出了姑苏台的雄伟壮观和周围环境的清幽美丽;颔联“帆樯万里吴江外,云树重重越峤秋”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展现了吴江之外的广阔天地和越地的秋日风光;颈联“鸱甍晓露滴梧桐,鸳瓦春霜蚀蕙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殿的衰败景象;尾联“回首荒台如梦影,月明还过女墙东”则表达了诗人对姑苏台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姑苏台为背景,通过描绘其壮丽景色和沧桑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情凭吊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姑苏台的雄伟壮观、清幽美丽以及衰败景象都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短暂。

创作背景

张祜在唐代中晚期游历四方,对各地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感情,当他来到姑苏台时,被其壮丽景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所深深吸引,当他看到姑苏台如今的荒凉景象时,不禁感慨万千,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姑苏台》诗,以表达对姑苏台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张祜对历史遗迹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