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一涧兵徒涉,赤胫相扶独厚颜。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道逢一涧兵徒涉,赤胫相扶独厚颜”,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徒步归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徒步归行》
唐·杜甫
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
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
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
青袍朝士白面郎,徒步翻从远方来。
道逢一涧兵徒涉,赤胫相扶独厚颜。
辛勤久为天下事,憔悴江南倦游归。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明公您在壮年时遭遇国家危难,治理国家确实需要您这样的英雄姿态,国家的社稷如今这般模样,平定祸乱非您莫属,凤翔的官员们尚且能够吃饱饭,但衣马已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轻肥,那些穿着青袍的朝士和白面书生,竟然徒步从远方而来,路上遇到一条山涧,士兵们只能徒涉而过,他们赤脚相扶,我却独自厚颜无耻地跟随,为了天下大事我辛勤已久,如今憔悴地回到江南,厌倦了漂泊的生活。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杜甫对某位明公的敬仰和赞美,以及自己徒步归来的艰辛和疲惫,诗中通过对比明公的英勇和官员们的安逸,以及自己徒步归来的艰辛,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危难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上深沉真挚,杜甫通过描绘自己徒步归来的艰辛,以及路上所见士兵们的英勇和团结,表达了对国家危难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诗中也透露出杜甫对自己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在表达上,杜甫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当时,杜甫身处战乱之中,亲眼目睹了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疾苦,他深感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只能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虑和感慨,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对某位明公的赞美和自己徒步归来的艰辛,表达了对国家危难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疲惫和厌倦。
《徒步归行》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真挚情感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对国家危难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可以看到他对自己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