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六衣盛礼如金屋,彩笔分题似柏梁。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04)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柏梁台诗

六衣盛礼如金屋,彩笔分题似柏梁。下一句是什么?

唐·沈佺期

日月天光镜水里,

云霞仙掌露盘中。

六衣盛礼如金屋,

彩笔分题似柏梁。

作者及朝代

沈佺期,唐代诗人,约生于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贪污及谄附张易之,被流放驩州,诗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多应制之作,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作者简介

沈佺期是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与宋之问齐名,他们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沈佺期的诗作以应制诗和宫廷诗为主,风格华丽,讲究对仗和声律,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他的诗作在内容上虽然较为单一,但在艺术上却有着较高的成就。

译文

日月的光辉映照在清澈的湖水中,

云霞与仙掌般的山峰在露盘中交相辉映。

盛大的礼服如同金屋般华丽,

彩笔分题作诗,仿佛是在柏梁台上进行。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柏梁台的美景和宫廷中的盛况,首句“日月天光镜水里”描绘了日月的光辉在清澈的湖水中映照出的美景;次句“云霞仙掌露盘中”则形容了云霞与山峰在露盘中的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后两句则转向宫廷中的盛况,“六衣盛礼如金屋”形容了宫廷礼服的华丽和宫廷的奢华;“彩笔分题似柏梁”则描绘了诗人们在柏梁台上分题作诗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柏梁台为背景,通过描绘日月、云霞、山峰等自然景物以及宫廷中的盛况,展现了唐代宫廷的奢华和诗人的才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唐代宫廷之中,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在艺术上,这首诗讲究对仗和声律,体现了唐代近体诗的特点,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如“柏梁台”的典故,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佺期在宫廷中应制而作,柏梁台是汉代宫殿建筑之一,位于长安城中,因汉武帝曾在柏梁台上与群臣联句作诗而得名,沈佺期在诗中借用了柏梁台的典故,以展现唐代宫廷的奢华和诗人的才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在唐代,宫廷文化十分繁荣,诗人们常常在宫廷中应制作诗,以展示自己的才情和获得皇帝的赏识,沈佺期作为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之一,他的这首诗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六衣盛礼如金屋,彩笔分题似柏梁。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