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是真君的宅邸,门外则是南州处士的家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成都草堂的明媚景色,通过黄鹂的鸣叫和白鹭的飞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后两句则通过“西岭真君宅”和“南州处士家”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前两句以黄鹂和白鹭为描绘对象,通过它们的动态表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后两句则通过“西岭真君宅”和“南州处士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成都草堂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落西南时的一处居所,也是他晚年创作的重要场所,杜甫得以暂时远离战乱和纷争,享受到了难得的宁静和安逸,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杜甫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不满,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在晚年时期的心境和追求,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