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今朝草木逢新律,昨日山川满战尘。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04)诗词赏析15

这首诗词出自明代诗人李东阳的《麓堂诗集·春望》,全诗原文如下:

今朝草木逢新律,昨日山川满战尘。下一句是什么?

春望

明 · 李东阳

今朝草木逢新律,昨日山川满战尘。

四海干戈犹未息,诸陵松柏自森森。

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他生于北京,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1495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参与机务,李东阳在文学上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明代茶陵诗派的开创者,他一生著作颇丰,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翼诒谋录》等传世。

译文

今日草木欣欣向荣,仿佛迎来了新的生机与法则,而昨日那些山川大地还遍布着战争的尘埃与痕迹,四海之内战乱仍未平息,但皇家陵寝的松柏却依旧郁郁葱葱,屹立不倒。

释义

此诗通过对比“今朝”与“昨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乱的厌恶,草木逢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山川满战尘,则是对过往战争灾难的沉痛回忆,尽管战乱频仍,但诗人仍看到并强调了生命与自然界的顽强与永恒,如皇家陵寝的松柏,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保持着其庄严与生机。

赏析

李东阳此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既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草木逢新律”与“山川满战尘”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视觉与情感冲击,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诗人以皇家陵寝的松柏为象征,寄托了对国家长治久安、文化传承不灭的美好愿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中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边疆战事频繁,内政亦多纷争,李东阳作为朝廷重臣,对国家的命运有着深切的关注与忧虑,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也反映了对国家稳定与文化传承的深切期望,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以自然景象为喻,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战争灾难的沉痛反思。

“今朝草木逢新律,昨日山川满战尘。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