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愁眼向谁零玉箸,征蹄何处驻红埃。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05)诗词赏析5

这首包含关键词“愁眼向谁零玉箸,征蹄何处驻红埃”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章台夜思》,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愁眼向谁零玉箸,征蹄何处驻红埃。上一句是什么?

《章台夜思》

唐·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愁眼向谁零玉箸,征蹄何处驻红埃。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身世之感,情感深沉细腻,语言清丽自然,对后世文学有较大影响,韦庄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中夹杂着风雨的凄楚,孤灯下传来楚地的号角声,残月映照下的章台街显得更加寂寥,芳草已经枯萎,老朋友却迟迟没有到来,忧愁的双眼向谁洒下泪滴,远行的马蹄又在哪里停歇在红尘之中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凄清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愁苦,首联以清瑟的哀怨之声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通过孤灯、楚角、残月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孤寂氛围;颈联以芳草暮、故人未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与失落;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愁苦之情,愁眼含泪,征蹄难驻,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细腻,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清瑟、孤灯、残月、芳草等,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怨”、“哀”、“孤”、“残”等字,都准确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尾联的“愁眼向谁零玉箸,征蹄何处驻红埃”更是将诗人的愁苦之情推向了高潮,使全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顶点。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夜晚,独自徘徊在章台街上,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乱世文人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现实的无奈与哀愁。

“愁眼向谁零玉箸,征蹄何处驻红埃。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