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双鬓多于愁里镊,四时须向酬中销。的释义

5个月前 (03-05)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酬乐天咏老见示

双鬓多于愁里镊,四时须向酬中销。的释义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忧怀却自解,梦去随云流。

惧变唯忧日,欣荣不在秋。

阶庭长信草,窗下对忘忧。

尽道有些胜,何曾不自愁。

双鬓多于愁里镊,四时须向酬中销。

生平心气在,不那此身老。

作者及朝代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豪迈奔放的气势,又蕴含着一种清新自然之趣。

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授太子校书,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等职,刘禹锡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贬为朗州司马,后又历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京,官至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刘禹锡的诗风雄浑豪健,语言通俗明快,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被誉为“诗豪”。

译文

不要说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双鬓的白发,多半是被忧愁的情绪所拔去;一年四季的时光,也都在酬酒中消磨掉了。

释义

“双鬓多于愁里镊,四时须向酬中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自我慰藉,诗人说自己的双鬓白发,大多是在忧愁中不自觉地拔去的;而一年四季的时光,也都在应酬饮酒中悄然流逝,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接受与自我排解。

赏析

这两句诗是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中的名句,全诗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衰老,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这两句诗通过“愁里镊”与“酬中销”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面对衰老时的复杂情感:他感叹岁月的无情,双鬓的白发让他不得不频繁地拔去;他又以豁达的心态,将四季的时光都融入到了应酬饮酒之中,以此来消解内心的忧愁,这种既感伤又乐观的情感交织,使得这两句诗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酬和之作,白居易在《咏老赠梦得》一诗中,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和感伤,刘禹锡在读了白居易的诗后,便写了这首《酬乐天咏老见示》作为回应,在这首诗中,刘禹锡以乐观豁达的态度,表达了对衰老的坦然接受和对生命的热爱,他通过描绘自己晚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相互慰藉之情。

“双鬓多于愁里镊,四时须向酬中销。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