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红似怨皇州雨,细绿犹藏画蜡灰。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春阴
唐·唐彦谦
天阔云低散晚晖,
残红似怨皇州雨,细绿犹藏画蜡灰。
清渭东流愁未歇,碧天遥见雁初归。
谁人得似游丝倦,不独春风去又回。
作者及朝代
作者:唐彦谦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唐彦谦,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咸通末年进士及第,才高行洁,尤善五言诗,多咏自然景物,性喜山水,厌薄世务,晚年遁迹汉南,有诗名,尤工七言律诗,多寄情山水、怀古思乡之作,辞旨深远,风格清婉,著有《鹿门集》。
译文
天空辽阔,云彩低垂,傍晚的余晖渐渐散去,那残败的红花似乎对京城连绵的春雨满怀怨恨,而嫩绿的叶子中还藏着仿佛画蜡般的灰色痕迹,清澈的渭水向东流淌,愁绪却未曾停歇;遥望碧空,初归的大雁已映入眼帘,谁能像那疲倦的游丝一样,不仅随着春风来来去去,还能在这无尽的春色中保持一份淡然与超脱呢?
释义
此诗描绘了春天阴雨连绵、天色阴沉的景象,通过“残红”、“细绿”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对世事的感慨,诗中“皇州雨”暗指京城生活的纷扰与不易,“画蜡灰”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初晴时,绿叶上残留的雨水痕迹,如同画中的蜡灰,既细腻又富有诗意。
赏析
意境营造: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阴时节的自然景象,通过“残红”、“细绿”等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象征手法:“皇州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雨,也象征着京城生活的复杂与不易;“游丝倦”则象征着诗人对世事纷扰的厌倦与超脱。
情感表达:全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世事纷扰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唐彦谦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虽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对现实社会充满不满与无奈,此诗可能是在某个春阴绵绵的日子里,诗人独自漫步于京城郊外,面对自然景色,心中涌起无限感慨,遂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愁绪与对世事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