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傍管弦拘醉态,偏依杨柳挠离情。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江边送别
唐·罗隐
不傍管弦拘醉态,偏依杨柳挠离情。
孤帆渐远斜阳外,万点寒鸦噪暮声。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唐代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讽刺辛辣,善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
译文
我不愿被管弦之声所束缚而沉醉其中,却偏偏依恋着杨柳枝,它似乎在轻轻搅动着我的离愁别绪,孤独的帆船渐渐消失在夕阳之外,万点寒鸦在暮色中发出凄厉的叫声。
释义
首句“不傍管弦拘醉态”表达了诗人不愿被世俗的娱乐所束缚,保持清醒的态度;次句“偏依杨柳挠离情”则通过杨柳这一传统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眷恋,后两句“孤帆渐远斜阳外,万点寒鸦噪暮声”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孤帆远去,夕阳西下,寒鸦哀鸣,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酸的送别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首联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对世俗娱乐的排斥和对离情的依恋;颔联则通过孤帆、斜阳、寒鸦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使送别之情更加深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罗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漂泊不定,与亲朋好友的离别成为他生活中的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罗隐创作了这首《江边送别》,通过描绘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感伤,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生活的深深忧虑,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罗隐个人的情感经历,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