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五月波涛争下峡,满堂金玉为何人。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3-06)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峡中赠张十一王仲升

五月波涛争下峡,满堂金玉为何人。的意思及出处

唐·韩愈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荆巫脉脉竟谁语,野老喃喃如有机。

峡水苍凉通楚塞,人家多住竹篱西。

云移雉堞蕃王庙,风送渔舟白帝祠。

五月波涛争下峡,满堂金玉为何人。

江陵不识遥山尽,涪万应无此水奇。

欲问蛟龙何日蛰,还愁魍魉此时窥。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译文

在瞿塘峡口,冷烟低垂,白帝城的月亮已经西斜,唱到竹枝词声音哽咽之处,寒猿和晴鸟都一同啼叫起来,荆楚和巫山的神灵默默不语,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乡野的老人在喃喃自语,似乎藏着什么机谋,峡水苍凉,通向楚塞,人家大多住在竹篱笆的西边,云彩移动着,掩映着蕃王庙的雉堞,风吹送着渔舟靠近白帝祠,五月的波涛争相涌下峡口,满堂的金玉财富究竟是为谁积累的呢?江陵的人不知道远处的山何时能走到尽头,涪州和万州应该不会有这样奇特的水景,想要问问蛟龙何时蛰伏,却又担心此时魍魉在暗中窥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瞿塘峡的壮丽景色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财富难守的感慨。“五月波涛争下峡,满堂金玉为何人”两句,以波涛汹涌的峡水比喻世事的无常,以满堂金玉象征财富和权势,表达了诗人对财富和权势的质疑和反思。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同时,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瞿塘峡的壮丽景色,通过“冷烟”、“月向西”、“寒猿晴鸟一时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幽远的氛围,诗人通过“荆巫脉脉”、“野老喃喃”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五月波涛争下峡,满堂金玉为何人”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以波涛汹涌的峡水比喻世事的无常和变幻莫测,以满堂金玉象征财富和权势的短暂和虚幻,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财富和权势的质疑和反思,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深刻认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愈在贬谪途中经过瞿塘峡时所作,当时,韩愈因上书言事而得罪权贵,被贬为连州阳山令,在贬谪途中,他经过瞿塘峡,被这里的壮丽景色和人文景观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感慨,也融入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五月波涛争下峡,满堂金玉为何人。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