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的释义
诗词原文
流水叹
唐·李商隐
流水悠悠去不还,年华如梦过千山。
花开花落情难定,云卷云舒意自闲。
回首前尘如隔世,伤心往事似飞烟。
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文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流水悠悠地流去不再回头,年华就像梦境一样穿越千山万水,花开花落情感难以捉摸,云卷云舒心意却自得其乐,回首过去的前尘往事仿佛隔了一个世界,那些伤心的往事就像飞烟一样消散,最让人感到悲伤的是那流水,它就像人间的事情一样,一旦逝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流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难留的感慨,诗中“流水悠悠去不还”直接点题,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接着通过“年华如梦”等比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最后两句“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流水逝去、人事难回的悲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流水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难留的深刻感慨,诗中“流水悠悠去不还”一句,既描绘了流水的自然特征,又暗含了时光一去不复返的哲理,而“年华如梦过千山”等比喻,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哲理的表达,最后两句“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悲伤之情,将流水与人事相联系,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他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对时光流逝和人事难留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流水的流逝,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他也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悲伤之情,这种情感在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下,更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