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的解释

6个月前 (03-06)诗词赏析7

诗词原文

浣溪沙·咏橘

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的解释

宋·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一夜霜降,菊花凋残,荷花枯萎,而橘树却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孕育着新生命,绿叶映衬着新结的果实,在林中闪耀着光芒,竹篱茅舍间,透出青黄相间的橘色光芒,剥开橘子,香气喷人,令人惊喜;初尝新橘,汁水在齿间流淌,酸中带甜,让人有些胆怯,在这美好的时刻,我却无端地想起那寂静无人的春山路,想象着雪花打在溪边的梅花上,梅花虽被摧残,但香气依然狼藉满地。

释义

这首词以咏橘为题,上片写橘树在霜降后的景象,新苞绿叶,生机勃勃;下片则通过品尝橘子的过程,引出对春山路与溪梅的遐想,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词以橘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橘树在霜降后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上片“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两句,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橘树在寒冷季节中的生命力;“竹篱茅舍出青黄”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橘树在简陋环境中的生长状态,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品质,下片“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通过品尝橘子的过程,生动地描绘了橘子的香气和味道;“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两句,则通过想象春山路与溪梅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苏轼在贬谪期间所作,在贬谪期间,苏轼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有着深刻的感悟,这首词通过咏橘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词中,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橘树、春山路、溪梅等自然元素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追求。

“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