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秋夜观荷
唐·李商隐
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
轻风拂面荷香远,夜色溶溶水影寒。
玉露滴珠荷叶颤,银辉洒落满池莲。
此情此景难言尽,唯有清歌绕耳边。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也有很高的成就,常常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译文
秋月皎洁,没有一丝云彩遮挡,从碧蓝的天空中升起;清冷的露珠凝结在洁白的荷花上,仿佛激起了情感的波澜,轻柔的风拂过脸庞,带来阵阵荷花的香气;夜色朦胧,池水倒映着月光,显得格外清冷,荷叶上露珠滴落,如同珍珠般颤动;银色的月光洒满整个荷塘,照亮了每一朵莲花,此情此景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只有清歌在耳边回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荷塘的美丽景象,通过秋月、素蕖(白荷花)、寒露、轻风、夜色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和月夜的静谧,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情感波澜。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首句“秋月无云生碧落”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秋月的皎洁和天空的辽阔;次句“素蕖寒露出情澜”则通过荷花的洁白和露珠的清冷,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荷塘的夜景,通过荷叶的颤动和月光的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美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一个幽静的环境中,独自观赏秋夜的荷塘,面对眼前的美景,他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慨和情思,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秋夜荷塘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情感波动,也可以体会到他晚年时期的心境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