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城烟雾将归远,浮世尘埃久住难。的解释
诗词原文
登楼望远
唐·韦庄
层城烟雾将归远,浮世尘埃久住难。
独上高楼临万井,尽看山色入阑干。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坎坷经历,情感深沉,风格独特,韦庄的诗风清丽婉约,词则更以抒情细腻、意境优美著称,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译文
高高的城墙被烟雾笼罩,预示着归途遥远;这浮华的尘世,长久居住实在难以心安,我独自登上高楼,俯瞰着万千市井,将连绵的山色尽收眼底,直至栏杆的尽头。
释义
“层城烟雾将归远”描绘了诗人远望中的城市景象,烟雾缭绕,象征着归途的遥远与迷茫。“浮世尘埃久住难”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生活不易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想要超脱现实束缚的情感。“独上高楼临万井”是行动上的描写,诗人独自登上高楼,俯瞰人间烟火,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尽看山色入阑干”则是视觉上的享受,将自然美景尽收眼底,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登高远望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首句以“层城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遥远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归途的不易,次句“浮世尘埃久住难”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渴望逃离现实的纷扰,后两句则通过“独上高楼”和“尽看山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寻求精神解脱的过程,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韦庄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尘世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反思,渴望寻找一片宁静之地,以逃避现实的苦难,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通过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