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覆升沉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叹浮生
唐·罗隐
翻覆升沉百岁中,
前途一半已成空。
浮生恰似冰底水,
日夜东流人不知。
作者简介
罗隐(约833年-约909年),字昭谏,晚唐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乱世,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讽刺辛辣,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多有揭露和批判,同时他的诗作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译文
在百年的岁月里,人生如同海上的波涛,时而上升,时而沉沦,回首过去,发现前半生的理想和追求,有一半已经化为泡影,无法实现,人生就像那冰层下的流水,虽然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却很少有人能够察觉和理解它的存在与坚持。
释义
这首诗通过“翻覆升沉”描绘了人生的起伏不定,以及“前途一半已成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理想破灭的感慨,后两句以“冰底水”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默默流逝和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理想破灭的深刻感悟,首句“翻覆升沉百岁中”以大海的波涛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既形象又生动,次句“前途一半已成空”则直接点出了人生的无奈和失落感,后两句以“冰底水”为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和不被理解的感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罗隐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他生活在晚唐乱世,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个人才华难以施展,罗隐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对社会的黑暗现实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人生无常和理想破灭的深刻感悟和抒发,通过这首诗,罗隐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失落感,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
罗隐的《叹浮生》是一首深刻反映人生哲理和作者个人情感的佳作,它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和理想破灭的无奈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