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芳鲜。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谢人送橘
唐·韦应物
珍果出方丈,常资齿牙间。
隽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芳鲜。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译文
珍贵的果实来自仙境般的方丈山,常常成为我口中的美味。
这橘子的味道在果品中堪称第一,更难得的是霜后的橘子更添了一份芳鲜。
释义
珍果出方丈:方丈通常指神话中的仙山,这里用来形容橘子的来源非凡,如同仙果一般。
常资齿牙间:经常成为我口中的美味,说明诗人对橘子的喜爱。
隽味品流知第一:橘子的味道在果品中极为出众,被认为是最好的。
更劳霜橘助芳鲜:霜后的橘子更加美味,增添了橘子的芳香和鲜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赞美了橘子的美味,首句“珍果出方丈”以神话般的仙境为背景,突出了橘子的非凡来源,为全诗奠定了超凡脱俗的基调,次句“常资齿牙间”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橘子的喜爱,将其视为日常的美味享受,第三句“隽味品流知第一”进一步强调了橘子的味道在果品中的领先地位,展现了诗人对橘子的高度评价,末句“更劳霜橘助芳鲜”则通过对比霜前霜后的橘子,突出了霜橘的更加美味,使全诗在赞美橘子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应物的生活经历有关,韦应物曾任多地刺史,有机会品尝到各地的美味水果,在这首诗中,他通过赞美橘子的美味,表达了对自然馈赠的感激和对生活的热爱,作为一位山水田园诗人,韦应物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在唐代,橘子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不仅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常被用作馈赠亲友的佳品,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和对橘子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