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尔五年恩爱泪,眼中惟有涸泉知。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变体(融入关键词“负尔五年恩爱泪,眼中惟有涸泉知”意境)
鹧鸪天·别恨
宋·辛弃疾
月落乌啼夜色幽,离情别恨锁眉头。
负尔五年恩爱泪,眼中惟有涸泉知。
梦已空,心难留,独坐空闺望远舟。
纵有千言和万语,唯余寂寞伴深秋。
(注:此变体为根据要求虚构,原词中并无此句,但保持了辛弃疾词风及情感基调)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其词作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又不失温婉细腻,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兴手法,表达深沉的爱国情怀和人生感慨。
译文
(变体部分)
月落时分,乌鸦啼叫,夜色深沉而幽寂,满腔的离情别恨紧锁眉头,背负着你我五年的恩爱之泪,这眼中的泪水早已干涸,唯有内心的枯竭如同干涸的泉眼才能知晓,梦境已成空幻,心意难以挽留,独自坐在空荡荡的闺房中,远望着那渐行渐远的小舟,即便心中有千言万语,最终也只能与无尽的寂寞相伴,度过这深秋的时光。
释义
此词通过描绘离别之夜的凄清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恨和对过往恩爱的深切怀念。“负尔五年恩爱泪,眼中惟有涸泉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因长时间分离而承受的巨大情感压力,以及内心世界的枯竭与痛苦。
赏析
此词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月落乌啼、夜色幽寂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基调,词人巧妙地运用“负尔五年恩爱泪”这一具象化的表达,将抽象的离愁别恨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眼中惟有涸泉知”一句,以涸泉比喻内心的枯竭,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深度,使全词情感更加饱满而深沉。
创作背景
虽然此变体为虚构之作,但结合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风格,可以推测其可能基于词人自身的情感体验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而创作,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和打压,其词作中常流露出对家国情怀的深切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此词中的离别之情,或许正是词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在动荡时局中对于亲情、爱情的珍视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