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汗漫真游实可奇,人间天上几人知。的释义

6个月前 (03-08)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天上谣

汗漫真游实可奇,人间天上几人知。的释义

唐·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汗漫真游实可奇,人间天上几人知。

作者及朝代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作者简介

李贺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自幼聪颖,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游于外戚杜顗家,预其唱和,但未得显贵,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他的诗作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极度浪漫主义色彩,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译文

天上的银河夜里还在转动,漂转的流星翻滚着浪花,银河中的云彩也仿佛在发出水声,月宫中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装进香囊,挂在衣带上,秦妃卷起绣帘眺望北窗外的曙色,窗前的梧桐树又引来了青凤的啼鸣,王子吹起笙来,那笙管像鹅一样长,笙乐像凤凰鸣叫般的动听,他悠然地呼唤神龙,叫它耕烟种瑶草,仙女们穿上粉霞般的衣裳,佩带着用藕丝织成的绶带,走过青色的洲渚,拾起兰草,一路春色,太阳神羲和驾着日车飞奔,海中的尘埃在刚刚形成的小山下扬起,黄尘清水,变化急剧而激烈,沧海桑田,转眼就变,犹如奔马,在九天之上俯看人间,人间渺小得就像九点烟尘,而大海就像一杯水被倾泻在杯子里一样,漫游天宇的壮举实在令人称奇,但又有几人知道天上与人间的这些变化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上仙境的奇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夸张手法,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构思,描绘了一个瑰丽多姿的天上仙境,诗人通过描绘天河、银浦、玉宫、仙妾、秦妃、王子等形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和浪漫色彩的天上世界,诗人也巧妙地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将天上与人间的景象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天上仙境的奇妙和超凡脱俗。

在诗中,诗人还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他通过描绘天上仙境的美好景象,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他也通过对比天上与人间的景象,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超脱,这种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贺个人的遭遇和时代背景有关,李贺一生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但他却才华横溢,对理想世界充满了向往,在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这种社会现实使得李贺对现实世界感到失望和无奈,于是他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寄托在了天上的仙境之中,通过描绘天上仙境的奇妙景象,他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无奈。

“汗漫真游实可奇,人间天上几人知。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