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不信长生话,空使苌弘碧泪垂。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碧血
唐·杜牧
周王不信长生话,空使苌弘碧泪垂。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似个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风格俊爽明快,内容多抒发个人抱负、感慨历史兴衰,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译文
周王不相信长生不老的说法,白白让苌弘的血泪化作碧色流淌,如果当时苌弘没有遇到周王这样的君主,到老时又有谁能像他一样成为英雄豪杰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讲述苌弘的悲剧命运,表达了对英雄不遇、才华被埋没的感慨,苌弘是春秋时期蜀国的贤臣,因忠于周王室而遭陷害,传说其血化为碧色,象征着忠贞不渝和悲壮的牺牲,杜牧借此典故,抒发了对当时社会贤才难遇明君、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与愤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情感与人生哲理,首句“周王不信长生话”,直接点出周王对长生不老的怀疑,为后文苌弘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次句“空使苌弘碧泪垂”,用“碧泪垂”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苌弘的忠诚与悲壮,同时也隐含了对周王昏聩无知的批判,后两句则通过假设性的反问,进一步强化了英雄不遇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苌弘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他虽才华横溢,却屡遭排挤,仕途不顺,这首诗的创作,很可能是杜牧在仕途失意、理想破灭的背景下,借古讽今,通过对苌弘悲剧命运的描绘,抒发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英雄不遇的感慨,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忠贞之士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