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宫殿寂寥人不见,碧花菱角满潭秋。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3-08)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宫殿寂寥人不见,碧花菱角满潭秋。出自哪首诗?

秋思

唐·雍陶

宫殿寂寥人不见,碧花菱角满潭秋。

空庭夜雨无人问,唯有流萤伴寂寥。

作者简介

雍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市),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传世,他的诗歌以写景抒情见长,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译文

宫殿里寂静无声,人影不见,碧绿的菱花和菱角布满了秋天的水潭,空旷的庭院中,夜晚的雨水默默落下,无人问津,只有飞舞的萤火虫陪伴着这无边的寂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殿的寂寥、碧花菱角的秋景以及空庭夜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宫殿的寂寥象征着繁华已逝,人事已非;碧花菱角的满潭秋则暗示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宫殿的寂寥形成鲜明对比;空庭夜雨和流萤则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寓情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宫殿寂寥人不见”直接点出主题,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次句“碧花菱角满潭秋”则以自然景色的生机盎然反衬宫殿的寂寥,使寂寥之感更加突出;第三句“空庭夜雨无人问”进一步加深了寂寥的氛围,夜雨的默默落下,无人问津,更显得诗人的孤独与无助;末句“唯有流萤伴寂寥”则以流萤的微弱光芒和飞舞的身影,为这寂寥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与希望,但同时也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可能是在某个秋夜,独自漫步于宫殿遗址或空旷的庭院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与寂寞,于是写下了这首《秋思》,诗中通过对宫殿、碧花菱角、空庭夜雨和流萤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繁华的感慨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无奈与叹息。

“宫殿寂寥人不见,碧花菱角满潭秋。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