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3-09)诗词赏析7

诗词原文

桃源行

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全诗是什么?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寻访,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 (此句为从原诗中提炼出的意境句,非原句直出,但体现了诗中描述的桃花与水景交融的意境)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进士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春日的源头,两岸盛开的桃花夹岸相迎,将古老的渡口装点得分外妖娆,乘舟远望,只见一片红云似的桃花林,分不清是远是近;行至青溪尽头,溪水突然消失,眼前竟是一片开阔平坦的陆地,遥望远处,只见云雾缭绕的树丛间,隐约露出几处人家;走近一看,却是千家万户,繁花似锦,翠竹成荫,樵夫们初次见到我这位汉朝来客,纷纷向我打听汉朝的情况;村民们依然穿着秦朝的服饰,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共同居住在武陵源,从世外仙境中开辟出田园生活,月光映照下的松林显得格外寂静,太阳升起时,云中的鸡犬声此起彼伏,突然听说有俗客来访,村民们争相邀请他们到自己家中做客,询问外面的情况,清晨,村民们清扫着巷口的落花,傍晚时分,渔人和樵夫们乘着小舟归来,他们最初是为了躲避战乱而来到这里,后来竟成了仙人,不再返回人间,峡谷中的人们哪里知道世间的事情呢?世人只能从远处遥望那片云雾缭绕的仙境,我本以为仙境不难寻找,但心中的尘念未除,仍然思念着故乡,离开仙境后,无论相隔多少山水,我始终打算继续游历四方,我自以为曾经来过这里,不会迷路,但哪里知道这里的山峰沟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呢?当时只记得进入深山之中,沿着青溪走了多少次,才到达那片云雾缭绕的树林,春天到来时,到处都是桃花盛开的水流,但我已无法分辨出那片仙境究竟在哪里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展现了世外桃源宁静祥和、与世隔绝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的意境,描绘了桃花盛开、溪水潺潺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这片仙境般景致的留恋与追寻。

赏析

王维的《桃源行》以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再现了《桃花源记》的意境,并有所创造和发展。《桃源行》所展示的意境,既是对《桃花源记》的忠实再现,又是对原作的丰富和补充,诗人在叙述渔人行踪时,巧妙地穿插了对桃源景物的描绘,使诗的意境显得更为深远,描绘出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画面,引人入胜,全诗语言精练优美,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王维的《桃源行》是根据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改编而成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祥和的理想世界,它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王维在创作《桃源行》时,正值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诗人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不满,因此他借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故事,通过描绘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王维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桃花夹岸杳何之,花满春山水去迟。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