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的解释

5个月前 (03-10)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的解释

唐·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又:近有高人,裴迪,隐于此山,群贤毕至,觞咏留连,与裴迪书,略陈其事,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辋川尚静,可以写心,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因赋诗曰:“崖下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末章曰:“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现在正是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和尚一起吃完饭,便离去了。

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月光的倒影随水波闪动,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里寒犬的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僮仆都已安静入睡,多想从前你我携手赋诗,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很快就来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哪里会用不着急的事情邀请你,然而这里面有深趣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又有高人裴迪,隐居在这里,很多贤士都聚集在这里,饮酒赋诗,流连忘返,我写信给你,只是简略地陈述一下这里的情况,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哪里会用不着急的事情邀请你,然而这里有深趣啊!不要忽略,辋川这里很静,可以静心写作,不考虑身外的事,只追求音乐,因此我写下诗句:“崖下捆扎着荆条,回来煮白石,想带着一瓢酒,去慰问你在风雨之夜。”诗的末章说:“松风吹动我解带敞怀,山月照着我弹琴,你问穷困通达的道理,渔歌已经深入浦水深处。”

释义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王维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他不再考虑身外的官职和名利之事,只希望耳中能听到美妙的音乐,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赏析

这两句诗体现了王维诗歌中常见的“禅意”和“画意”,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身处山水之间,忘却尘世烦恼,只追求精神愉悦的场景,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诗人以音乐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对音乐的热爱上,更体现在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写给好友裴迪的一封信中的一部分,王维在信中描述了辋川的优美景色和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裴迪的思念之情,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反映了王维在晚年时期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也体现了其诗歌中常见的“禅意”和“画意”。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