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念翅因风雨困,岂教身陷稻粱肥。的释义
诗词原文
困鸟吟
朝代:唐代
作者:李群玉
幸念翅因风雨困,岂教身陷稻粱肥。
云霄万里心犹在,莫使金笼锁翠微。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文宗时期,他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擅长诗歌创作,尤其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诗人推崇。
译文
庆幸自己还记得翅膀曾因风雨而受困,怎能让自己仅仅为了稻粱之谋而陷入平庸的生活呢?心中仍然向往着万里云霄的广阔天地,决不能让金笼锁住自己向往自由的心和那片翠绿的远山。
释义
“幸念翅因风雨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经遭遇困境的记忆和庆幸,暗示自己有过奋斗和挣扎的经历。“岂教身陷稻粱肥”则表明诗人不愿为了物质利益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云霄万里心犹在”展现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他始终保持着对高远理想的追求。“莫使金笼锁翠微”则是对自己的一种警醒和告诫,提醒自己不要被世俗的束缚所限制,要保持内心的自由和独立。
赏析
这首诗以困鸟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和志趣的执着追求,首句“幸念翅因风雨困”既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也是对当前处境的清醒认识,次句“岂教身陷稻粱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不愿为了物质利益而放弃理想和追求的态度,后两句“云霄万里心犹在,莫使金笼锁翠微”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内心自由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李群玉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可能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了压力和束缚,因此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理想和志趣的渴望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唤醒人们的良知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和古代诗歌风格创作的虚构作品,但它仍然能够体现出唐代诗歌的一些特点和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