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淡竹冈前沙雁飞,小花尖下柘丸肥。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3-12)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田园杂兴

淡竹冈前沙雁飞,小花尖下柘丸肥。下一句是什么?

宋·陆游

淡竹冈前沙雁飞,小花尖下柘丸肥。

村居日暮人初散,独倚阑干看落晖。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淡竹冈前,沙雁在自由地飞翔;小花尖下,柘树的果实(柘丸)长得饱满肥美,村庄里,日暮时分人们刚刚散去,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看着夕阳的余晖渐渐落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句“淡竹冈前沙雁飞”以淡竹冈为背景,沙雁飞翔为动态画面,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生机;次句“小花尖下柘丸肥”则通过小花与柘丸(柘树的果实)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丰饶与美好,后两句则转而写人,描绘了诗人独自倚栏看落晖的情景,透露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首联以自然景物开篇,既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丽,又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颔联则通过小花与柘丸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田园生活的丰饶与美好,颈联与尾联则转而写人,通过诗人独自倚栏看落晖的情景,传达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变迁,对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忧虑与关切,在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情况下,他常常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与无奈,在诗中,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田园生活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追求。

“淡竹冈前沙雁飞,小花尖下柘丸肥。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