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平生南北逐蓬飘,待得名成鬓已凋。的解释

5个月前 (03-13)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恨别

平生南北逐蓬飘,待得名成鬓已凋。的解释

唐·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平生南北逐蓬飘,待得名成鬓已凋。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生活在公元712年至770年之间,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李杜”,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出身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士族家庭,早年曾游历四方,广交好友,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亲身经历了战乱带来的苦难,流离失所,生活困顿,但始终心系国家与人民,其诗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自从洛城分别之后,已经相隔了四千里(这里指与亲友的分离距离);

胡人的骑兵长驱直入,已经占领了中原五六年的时间。

草木凋零,我漂泊在剑阁之外;

战乱不断,我被阻隔在江边老去。

思念家乡,我常在月夜下漫步,独自站立;

怀念弟弟,我白天望着云彩,常常在白日里昏睡。

我一生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荡,南北不定;

等到功成名就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鬓发已经斑白凋零。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因战乱而与家人分离,长期漂泊异乡的愁苦心情,诗中通过描述与洛城分别后的漫长岁月、战乱带来的破坏与流离失所,以及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最后两句“平生南北逐蓬飘,待得名成鬓已凋”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漂泊不定,功成名就时已年华老去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与无奈,诗人以“蓬飘”比喻自己一生的漂泊不定,既形象又生动,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功名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矛盾心理,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伤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当时他身处四川成都,远离家乡与亲人,经历了长期的战乱与流离失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与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战乱带来的破坏与痛苦的深刻认识,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功名利禄的反思与感慨,反映了诗人晚年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平生南北逐蓬飘,待得名成鬓已凋。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