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点额龙墀万里归,未能赤脚走风雨。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3-14)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归途叹

点额龙墀万里归,未能赤脚走风雨。的意思及出处

唐·李暮云

点额龙墀万里归,未能赤脚走风雨。

青云路断梦难寻,白发心灰泪满衣。

故国山河千里远,异乡人事几多违。

西风漫漫吹黄叶,独倚危楼望落晖。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晚期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活跃于晚唐时期,以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慨的诗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仕途不顺、人生坎坷的悲凉心境,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尽管在历史长河中名声不显,但其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译文

在皇宫的龙墀(皇帝御道)上轻轻触碰额头,我万里迢迢踏上归途,却遗憾未能像古人那样赤脚无畏地行走在风雨之中,青云直上的仕途已然断绝,梦想难以追寻,年岁已高,心如死灰,泪水沾满了衣襟,故乡的山河远在千里之外,而异乡的人事又与我多有背离,西风漫漫,吹落片片黄叶,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望着夕阳缓缓落下。

释义

“点额龙墀万里归”描绘了诗人从皇宫(象征权力中心)归来的情景,暗示其仕途不顺;“未能赤脚走风雨”则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勇敢面对人生挑战的遗憾。“青云路断梦难寻”进一步强调了仕途的终结和梦想的破灭,“白发心灰泪满衣”则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绝望与哀伤,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故乡与异乡,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加深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赏析

此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仕途失意、归途艰难的悲凉心境,首联以“点额龙墀”和“万里归”点明主题,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通过“青云路断”与“白发心灰”的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颈联和尾联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故乡与异乡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李暮云仕途受挫、被迫离开京城之后,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许多文人墨客都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李暮云作为其中之一,可能也经历了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的心路历程,此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归途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点额龙墀万里归,未能赤脚走风雨。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