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昔端为覆酱用,临时那得锦囊归。的解释
诗词原文
惜砚
唐·陆龟蒙
平昔端为覆酱用,临时那得锦囊归。
墨池水浅笔锋燥,犹自峥嵘恋故晖。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龟蒙,晚唐文学家、诗人、农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甫里,他精通农学,著作丰富,有《甫里集》传世,其中不乏反映民生疾苦、讽刺时政之作,陆龟蒙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怀及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译文
平日里这砚台不过是用来蘸酱的器具,到了关键时刻又怎能指望它能像珍贵的锦囊一样被珍视并带回呢?墨池中的水已经干涸,笔锋也变得干燥,但它依然倔强地留恋着往日的光辉岁月。
释义
平昔端为覆酱用:指砚台平时被当作普通物品使用,如用来盖酱罐。
临时那得锦囊归:比喻关键时刻无法像珍贵物品那样被珍视和保存。
墨池水浅笔锋燥:形容书写环境不佳,墨水已尽,笔也干涩。
犹自峥嵘恋故晖:砚台虽旧且不再辉煌,但仍留恋着过去的辉煌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砚台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才华不得施展的感慨,首句“平昔端为覆酱用”以砚台被用作日常琐事,暗喻人才被忽视;次句“临时那得锦囊归”则进一步强调在关键时刻,这些被忽视的人才无法被重用,后两句通过描绘砚台在墨尽笔干时的坚持,象征了即使环境恶劣,人才仍怀有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陆龟蒙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许多有才华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施展抱负,陆龟蒙自己也不例外,这首诗可能是他在仕途不顺、才华难展的背景下创作的,借砚台之喻,抒发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深深忧虑,通过砚台的遭遇,他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不屈不挠、坚持自我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