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论羡君无郑卫,穷途慰我在商周。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赠别友人
唐·刘禹锡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正论羡君无郑卫,穷途慰我在商周。
空庭月色侵帘冷,古寺钟声到客船。
此去天涯应更远,何时重见柳如烟。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健,语言通俗流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政治上,刘禹锡积极参与革新运动,后因失败被贬朗州等地多年,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译文
在青枫江畔,我独自乘着孤舟远行,即便不听那凄厉的猿啼,心中也已愁肠百结,我羡慕你能坚守正道,远离那些低俗淫靡的郑卫之音;在我穷困潦倒之时,是你用商周的典故给予我莫大的慰藉,空旷的庭院中,月色如水般侵入帘幕,带来阵阵寒意;古老的寺庙里,钟声悠悠,回荡在我的客船之上,此去天涯,路途遥远,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共赏那如烟的柳色。
释义
这首诗是刘禹锡赠别友人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钦佩与不舍之情,首联以孤舟、青枫江、猿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颔联“正论羡君无郑卫,穷途慰我在商周”是诗中的精华,既赞美了友人坚守正道、远离低俗的品质,又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得到友人慰藉的感激之情;颈联通过月色、钟声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离别的哀愁;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盼与不确定感。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颔联中的“正论羡君无郑卫,穷途慰我在商周”不仅是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全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上层层递进,是一首优秀的赠别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被贬期间,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偏远地区,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岁月的流逝,朋友们或因升迁、或因调任而逐渐离去,这让刘禹锡倍感孤独与失落,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