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触目纷茅苇,此意昏昏谁可洗。的释义
诗词原文
山行
宋·陆游
穷山触目纷茅苇,此意昏昏谁可洗。
归路忽逢三数友,相携一笑慰衰颜。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满眼望去都是贫瘠的山峦和杂乱的茅草芦苇,这种压抑沉闷的心情谁能为我洗去?在归途中忽然遇到了几位朋友,他们相互携手一笑,慰藉了我这衰老的面容。
释义
首句“穷山触目纷茅苇”描绘了诗人眼前所见之景:荒凉的山峦和杂草丛生的芦苇,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次句“此意昏昏谁可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面对此景,心情变得沉重而压抑,仿佛需要某种力量来洗涤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诗人归途中偶遇友人,相互慰藉,心情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前两句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压抑和苦闷;后两句则通过偶遇友人的情节,展现了诗人心情的转好和内心的慰藉,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另一面——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陆游仕途不顺、心情低落时所作,面对荒凉的山景和杂乱的芦苇,诗人内心充满了压抑和苦闷,在归途中偶遇几位友人,他们的陪伴和慰藉让诗人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