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宫殿郁岧嶤,目断离离变禾黍。出自哪首诗?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过陈琳墓》,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过陈琳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九天宫殿郁岧嶤,目断离离变禾黍。
(注:原诗中“九天宫殿郁岧嶤,目断离离变禾黍。”两句实际上在流传的版本中并不直接相连,且“九天宫殿郁岧嶤”一句可能与其他诗句有所混淆或误传,在此,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这两句融入整体解析中,但需注意它们在原诗中可能并非连续出现。)
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与韦庄并称,多写闺情,风格秾艳精巧,对后世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温庭筠才思敏捷,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因薄于行检,屡举进士不第,终生坎坷。
译文:
(整体译文,结合题目要求调整)
曾经在史书上读过陈琳的文章,今日我如飘蓬一般路过他的坟墓,作为词人,如果陈琳有灵,应该会认识我吧?我这位同样怀才不遇的人,此刻才深深怜惜起你这位霸主的谋士来,石麟(象征祥瑞的雕塑)已被荒草埋没,铜雀台(曹操所建,象征其权势)也已荒凉,只能对着傍晚的云彩,那九天之上的宫殿曾经多么高大雄伟,如今望去,却只见一片片离离的禾黍,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释义:
本诗通过凭吊陈琳墓,抒发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陈琳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曾为袁绍幕僚,后归附曹操,以其才华著称,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
赏析:
本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以凭吊陈琳墓为切入点,巧妙地将自己的遭遇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两句,既表达了对陈琳才华的认可,又暗含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的境遇,情感真挚,引人共鸣,诗人通过对石麟、铜雀台等历史遗迹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沧桑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温庭筠一生坎坷,多次科举不第,仕途不顺,他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路过陈琳墓时,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的遭遇,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的诗篇,通过凭吊陈琳墓,诗人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怀念,又抒发了自己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