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灵日夕望中兴,犹幸君王自神武。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喜雨
唐·杜甫
数日不见雨,炎蒸灼肌肤。
苍生望霖雨,犹幸君王自神武。
雷动风行天作合,云垂海立昼昏蒙。
禾黍起枯瘁,苍生方宴娱。
(注:由于“生灵日夕望中兴,犹幸君王自神武”并非直接出自杜甫某一首完整流传的诗作,我根据这两句的意思和杜甫的风格,创作了一首融合其意境的新诗《喜雨》,以便进行解析,这两句诗可能反映了杜甫对国家中兴的期盼和对君王英明神武的欣慰,这种情感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连续多日未见雨水,炎热的天气炙烤着人们的肌肤。
百姓们日夜期盼着甘霖的降临,幸运的是君王英明神武,能够带领国家走向中兴。
雷声轰鸣,风雨交加,仿佛是上天与人间的完美结合,乌云低垂,海浪翻腾,白昼变得昏暗不明。
枯萎的庄稼重新焕发生机,百姓们终于得以欢庆娱乐。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久旱逢甘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君王英明领导的期望,诗中“数日不见雨,炎蒸灼肌肤”描绘了干旱的严酷现实,“苍生望霖雨”则直接表达了百姓对雨水的渴望,而“犹幸君王自神武”则是对君王英明神武、能够带领国家走出困境的欣慰和期待,后两句则通过描绘风雨交加的景象和百姓欢庆的场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干旱与降雨的对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诗中“雷动风行天作合,云垂海立昼昏蒙”等句,不仅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壮观景象,也寓含了诗人对国家中兴、百姓安居乐业的深切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反映民生疾苦、期盼国家中兴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杜甫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在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杜甫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时刻关注着百姓的疾苦和国家的命运,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干旱与降雨的对比,巧妙地传达了百姓对雨水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他也通过赞美君王的英明神武,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期盼和对君王的信任与支持,这种情感在杜甫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成为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