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眼高四海无勍敌,百万胡奴一□空。的释义

4个月前 (03-15)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骠国乐

眼高四海无勍敌,百万胡奴一□空。的释义

唐·白居易

骠国鼓笛曲翻新,花奴羯鼓争有神。

金钲玉笛明铿锵,高宫大羽声相喧。

珠幢俨翕分两边,千峰对峙随云翩。

异音同致感宾客,安有愚顽不听喧。

始奏花奴调,终奏骠国曲。

一弹既一唱,一听一四拍。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之回天聪且明,下之乐地和平生。

不须更听胡笳曲,不须更看霓裳舞。

试奏骠国乐,何如尧时风。

骠国乐,骠国乐,赤髀象背鼓双挝。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右拂琵琶左拍板,手中有曲盘中舞。

先王定乐舞霓裳,功成道合符阴阳。

四夷来朝贡天子,愿得长奏骠国章。

从此乐奏三百首,字字新声皆有谱。

听风听水作霓裳,更奏新声花奴鼓。

眼高四海无勍敌,百万胡奴一□空。(注:□为缺失字,原诗中此处字已佚)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由于原诗中“百万胡奴一□空”的□为缺失字,以下译文将基于整体意境进行推测)

骠国的音乐技艺高超,鼓笛翻新,花奴的羯鼓技艺也堪称神奇,金钲玉笛的声音明亮铿锵,高亢的宫调与大羽之声相互交织,珠幢分立两边,如同千峰对峙,随着云彩翩翩起舞,这异国的音乐同样能感动宾客,哪有愚顽之人会不听这美妙的音乐呢?从花奴的曲调开始,到骠国的乐曲结束,一曲一唱,一拍四响,舞者轻盈如雪花飘落,又似游龙受惊般矫健,小垂手时如柳枝无力,斜曳裾时则如云欲生,烟蛾般的眉毛收敛,姿态不胜娇弱,风袖低昂之间仿佛有情意流露,皇上聪颖明智,百姓生活和平安乐,不需要再听胡笳曲,也不需要再看霓裳舞,试奏一下骠国的音乐,看看它是否如尧时的风气一样美好,骠国的音乐啊,骠国的音乐,赤脚的大象背上敲着双鼓,一吹玉螺,椎髻高耸,一击铜鼓,纹身的人们就踊跃起舞,右手拂琵琶,左手拍板,手中有曲,盘中起舞,先王制定乐舞《霓裳》,功成道合,符合阴阳之道,四夷来朝贡天子,希望能长久地演奏骠国的乐章,从此乐奏三百首,字字新声都有谱,听风听水创作《霓裳》,再奏新声花奴鼓,眼界高阔,四海之内没有对手,百万胡奴也显得空泛无力。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骠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和高超技艺,以及它对听众产生的深远影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骠国音乐的多样性和感染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异国文化的赞美和欣赏。

赏析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骠国音乐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骠国音乐的独特之处,使其在众多音乐中脱颖而出,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异国文化的尊重和欣赏,体现了他的开放和包容心态,诗中还蕴含了对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骠国音乐的接触和了解有关,骠国是古代东南亚的一个国家,其音乐文化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白居易可能通过外交途径或文化交流等方式接触到了骠国的音乐,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和欣赏骠国的音乐文化,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唐代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原诗中“百万胡奴一□空”的□为缺失字,以上分析基于整体意境和推测进行,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眼高四海无勍敌,百万胡奴一□空。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