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到头得丧终须达,谁道渔樵有是非。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3-16)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到头得丧终须达,谁道渔樵有是非。出自哪首诗?

唐·白居易

功高震主不知惧,

捷书惟是报君知。

凝眸直欲穷千里,

回首方惊一度危。

堪羡当年乐羊子,

功成犹自望归期。

到头得丧终须达,

谁道渔樵有是非。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立下赫赫战功却毫不畏惧功高震主,捷报频频只为告知君王,目光如炬,仿佛要看穿千里之外的战场,回首往事,才惊觉自己也曾一度陷入危机,真是羡慕当年的乐羊子,立下战功后还能期盼归家的日子,到头来,无论是得还是丧,终究会达到自己的目的,谁说渔夫樵夫就没有是非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愬(唐代名将,平定淮西吴元济之乱的主要功臣)的战功与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得失、功名利禄的深刻思考,诗中“到头得丧终须达”一句,强调了无论人生经历何种波折,最终都会达到自己的目的或归宿;“谁道渔樵有是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淡泊态度,认为即便是看似远离尘嚣的渔夫樵夫,也难以避免是非的困扰。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深沉内敛,诗人通过李愬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将领在功名利禄面前的复杂心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凝眸直欲穷千里,回首方惊一度危”两句,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李愬在战场上的英勇与智慧,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过往经历的反思与感慨,而“到头得丧终须达,谁道渔樵有是非”两句,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得失的豁达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观赏李愬画像时所作,李愬作为唐代名将,其平定淮西吴元济之乱的功绩被后世广为传颂,白居易在观赏李愬画像时,被其英勇形象所触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与感慨的诗篇,通过这首诗,白居易不仅表达了对李愬的敬仰之情,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到头得丧终须达,谁道渔樵有是非。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